叶澜: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人格,而不只是“专业” | 头条
作者:叶澜 中国著名教育家
转自: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
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人格,而不只是“专业”。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现他是谁,学生也在判断他是谁。学生对他有敬意或瞧不起,反抗或喜欢,都不仅仅因为他的专业,而是因为他的全部人格。
长久以来,人们对教师的认识上有个偏差,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,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。比如教师上语文课,他的任务就该是教识字、读书、写字……教师往往也不把工作当作一种创造性劳动,总觉得低人一等。
马克思讲得很深刻,只有创造性的工作才会有尊严。今天,我们必须认清教师的本质,他不是简单的传递者,他跟孩子一起创造每一天的学校生活,也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创造,他是一名创造者。
除了创造学校生活,教师的创造还表现在“转化”上。教师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个人成长的精神财富,这种代际传承,本质上是把人类的知识与技能、精神,转化成个人的能力和精神的内存。这些精神内存,又在社会实践中转化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力。这个转化也正是教育的独特挑战与魅力所在。
所以,我们教育的事业和教育的魅力一定要与创造联系起来。教师如果只要求自己像蜡烛一样,勤勤恳恳埋头苦干,以牺牲自己作为职业高尚的表达,而不用创造的智慧去激发学生的潜力,那么他很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。
现在大家都在说“提高教师专业素养”, 自然,没有专业是不行的,没有专业你连讲台都站不住。但只强调专业发展,教师作为全人的发展可能就被忽视了。所以我们不单提“教师专业发展”,还要提“教师发展”。
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人格,而不只是“专业”。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现他是谁,学生也在判断他是谁。学生对他有敬意或瞧不起,反抗或喜欢,都不仅仅因为他的专业,而是因为他的全部人格。
在中国古代,教师受敬重,排在天地君亲之后,也属“圣”之列。孔子就被称为“孔圣人”。孩子上私塾要向圣人、教师叩拜。古代对教师还有道德方面的高要求,那就是要“为人师表”,“为人师表”其实就是他的全部人格。
所以,教师必须对自身发展有深刻认识,包括对教育的理解,对责任的承担。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,是活蹦乱跳的成长中的,既柔软又脆弱的生命。有些东西一旦打破,很难重现完美。
在古代,有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”之说,这是颇有道理的。
文言文乃是古文人对世界及自我认识的表达方式,教书先生要孩子去理解,但孩子缺少生活体验。为了考科举,学生又必须懂,怎么办?你跟我读呀背啊,多读几遍,内在联系就慢慢浮现出来。这种方法是独特教育背景下的产物,但是,为什么到了近现代,还是在强调记背标准答案?
近代科学知识大发展大分化,出现学科化了。学科知识成了人类共同的知识,成了学习者必须掌握的,被认为对生存有用的知识,而基础教育就成了为人生作准备的事业。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其方法、技能,就成了学科教师的主要任务。如此一来,教师往往被学科所占有,而忽视了教育人的任务。
现在,我们必须对教育有新的理解。
教师从事的是育人事业,首先自己要像人一样地活着,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。活得像个人,并不是说像一个圣人,而是说很真实、很努力、有信仰,他在为这个信仰践行,他有能力面对世俗的力量。
什么是世俗的力量?比如分数。现在有个观点说学校“只育分不育人”,我认为分和人能够实现和谐统一。因为教师真正的能耐,正是在育“人”过程中,努力达到世俗对“分”的要求。
也因此,我不赞成把“应试”与“素质”对立起来,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改革的目标,往往难以实现。
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和当前需求来完成改革。改革是一种超越,而非简单的否定。面对“育分”的畸形现实,我认为“育人”肯定能使他的“分”也上去,但“分”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,更不是终极目标。
不能把基础教育改革的希望
全都寄托到高考改革上
//我对 “高考指挥棒”也有自己的看法。
现在大家总想把基础教育的一切问题都丢给“高考指挥棒”来解决,希望通过管住“出口”,来改变基础教育的生态。但是,大家没意识到,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这么长,从小到大十几年,进小学离高考还遥远,他小学一年级与“高考指挥棒”有什么直接关系?
高考的改革,不管是选拔式还是鉴定式,总归要通过测试。我们不能把教师应承担的教育改革的责任,都交到改革高考方式、方法上。承担高考改革与承担中小学教育改革是两个不同的主体群,不能相互替代。
如果我们只强调高考改革了才能改革基础教育,这会带来什么呢?
中小学教师、校长可以说:你高考还没改好,我改革了会对不上你的高考,我没办法改革!其后果是中小学教育责任的承担者,可以对一个漫长的教育积累变化过程不着力去研究和承担责任,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,为不改革找到很好的理由。
当然不是说高考不要改,我重点是说,不能把基础教育改革的希望全都寄托到高考改革上,这也许是国家提出素质教育二十多年却进展不大的原因之一。
教师培养要对基础性问题有准确把握
//今天,我们的教学改革到了重建阶段,这里重点谈教师培养。
教师培养的思路需要重建,包括职前和职后。职前,应该对教师职业进行重新理解:怎么样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。从合格到优秀有一个过程,有一个底线,越往高越个性化,不能一开始都以优秀去要求。在对教师职业有了深度理解之后,再来谈教师培养,谈队伍建设。
现在职前培养问题很多。即便在师范大学,真正把教师培养当一回事的也不多,应该把教师培养成什么样的人,大家没想明白。而且,师范大学有很多旧观念,比如教师就是学点教学法,学点入门技巧,诸如普通话、粉笔字、毛笔字、钢笔字等,把这看成是教师的基本功。但是,这些基本功只是技能意义上的,我们对教师精神层面的基本功、教师是谁,需要怎样的品性,有怎样独特的生存方式等缺少深入研究。
或者说,师范大学在对教师职业的价值、教师职业特点还没完全理解的情况下,就开始培养教师。尽管改革良久,师范教育的观念改革恐怕远没有引起重视。观念的滞后,导致整个培养方案的设计,从价值取向到思维方式等等陷入系统和结构的泥潭。
有人建议,把免费师范生的名称改成公费师范生,我双手赞成。目前,免费师范生有各种动机,有的是谋职业,有的冲“免费”而来,有的只为能上大学,当然也有不少是真喜欢当教师,林林总总都有其存在理由。而“公费师范生”则表明国家对教师职业的重视,显出一份庄重。
除了“公费”的身份定位,师范大学需要做的,还是要让准教师对教育的价值观、对学生的热爱,以及基础素养方面形成可继续学习与发展的基础。等他们走上岗位后,再去补这些缺失就晚了。
那么职后呢?当教师进入职场以后,真正促进他们发展的,是实践,通过不断的研究、反思、重建,让教师对工作越来越有一个系统的、整体的、深刻的认识。
但是有教师告诉我说,教师现在普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研究和反思,遑论重建。怎么办?我认为,教师工作量、教学工作量要减轻,编制要增加。我们不能只从效率角度规定师生比,而是要从教师有时间再学习、再发展的意义上综合考虑师生比。工作量减轻了,他们才有时间思考、研究、讨论。此外,我们每年用大量经费搞多层次培训,不少还是重复式培训,不如把一部分经费拨到增加编制上,让教师有底气有后劲主动安排研修、讨论、学习。
教师不是通过几次轮训就成长起来的,关键是要思考,产生学习的需要,研究的需要。通过学习、研究后有实现发展的感觉,然后越来越感受到工作的价值、吸引和魅力,这样才会成长起来。
教师教育亟需我们的综合研究,要关注和提升教师的日常教育、教学生活的质量,要把研究放进教师日常中去。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与配置要为此服务,而不是只当作一项工作割裂地去做。
现在我们做改革不乏好心,却急于求成。好心和着急都未必带来好的结果。我们需要研究,要静下心来,要讲究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把握,特别是对教师精神层面的关注和引导。
如此,教师,这一在教育改革过程担纲领衔的角色,才能从合格走向优秀,从优秀走向个性,成长为完整的人,有创造力的人,能激发他人潜能的人,自由呈现全部人格的人,进而撬动起中国教育变革的无限可能。
▼
“新校长传媒”投稿邮箱:
2594889720@qq.com
你可能会感兴趣
责编 | 陶小玮
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
▼ 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一键订购!